无云

公众号叫 长夜书坊

“为什么要爬那座山?”

几年前我就在想,年轻人那种无忧无虑的底气到底是什么呢?

 

谜底是:大家觉得自己会永远活下去。

 

我们的乐观,很大程度上不就来自于“死不了”的良好感觉吗?

 

我就依赖着这种错觉:如果可以得知毕生寿限,我选择屏蔽答案。

 

而极限运动爱好者偏偏和上帝玩老虎机:会是今天吗?会是下一块石头吗?死亡?我?

 

这种发问在旁人看来等于是挑衅。趋利避害是生物的本能,人也许是地球上唯一喜欢“找刺激”的动物,而且也多是“少不更事”。过了青春,就开始盘算“永保性命之期”了。

 

所以试问上帝的人,想必是个不谙世事的孩子。

 

Alex就有一双成年人罕有的、异常天真清澈的大眼睛。

 

我马上被这双眼睛捉住了。

 

作家李海鹏很喜欢一句攀岩者问答——

-“为什么要爬那座山?”

-“因为山在那里。”

 

是拥有这样眼睛的人才会说这样带点诡辩又很老实的话,像个禅偈。

 

Alex的思维方式和表达都是禅修式的,因为他的生活与传说中少林武当的修行者本来就是一回事:克服恐惧——降服心魔;寻找突破——获得涅槃和飞升;方式都差不多:练习,一次又一次,扩大舒适区。你最引以为傲的地方,可能是最需要打磨的地方。

 

只不过Alex认为恐惧无法被克服,只能被隔离。在最后的攀登之前,他在速记本上着重标出“信任你的脚”,两道横杠。

 

其实,人没有那么多东西需要与之妥协。恐惧、“世俗生活”,都是可以拎出来的。“把爱好当做事业感觉怎么样?”“棒呆了!”Alex的回答像个标准的梦想家。

 

“那你有多少钱?”高中生听众直言发问。

 

大约像个中产的牙医那么多,Alex说。

 

那可是很高的啊。

 

梦想家也就是艺术家,大家去看一看还在搞严肃文艺的人的正规收入来源。梦想家赚就赚他的同类人的钱,否则那不才成了诈骗了吗?

 

之前我还觉得登山者有点不一样,因为这项爱好是与“人群”隔离的,这样就没有妥协的要求,便没有妥协的必要。但是,拍摄纪录片就是爱好和社会直接相互参与的过程。伙伴告诉Alex,让摄像机跟着会影响发挥。本来嘛,“徒手攀岩”的英文原名就叫“Free Solo”,Solo是什么意思?

果然,Alex在第一次挑战中途放弃了,就是感觉不对。被几任女友评定为人格障碍的Alex不太表达感情,也不懂得撒谎。

 

所有的人员都出动了,但是他没有勉强自己,这是少年人的刚强里很难得的一种天真。而且我们也明白了“登山者”是怎么一回事,他们只是为了能够在金牌与死亡之间做选择的这个机会本身,在这个机会之中,看见死就在眼前,感觉到活着,然后活下去。

 

Alex克服的方法是让动作复刻到血液里,哪怕被一体育场的人包围,也不必在意。

换句话说,你活成诗,你写什么就都是好诗了。

发现瓶颈,态度恳切,思考问题,谦虚使人进步啊朋友。

 

你看这座城市的远山处,正有人在生和死。

信任自己心灵的人和假定自己不死的人呼吸在同一片土地上。

看来Alex是很早就明白了,要信任脚下的路,而不是信任自己将会永生的错觉。

 

我不认为这部纪录片有什么明确的“泪点”,哪怕是爱情的部分。纪录片最好有一些反抒情的克制,语言和音乐,表达的过程也是蒸发的过程,过犹不及。Alex天真、脆弱又力量非凡的质地,吸引着某一特定类型的女孩。你爱上他的时候你就要承担“活在当下”的含义,这也是命。我喜爱看“人类群星闪耀时”,并且,认为Alex也许还是会死在山上。纪录片更像是为了常规的叙述完整性而最终为人所知的一个特例。它的结果是感人的,但不是最关键的,这也是它想传达的本义的一部分。极限运动者是珍爱生命但不吝啬它的人。原来是殊途同归,《古诗十九首》对生的恋挽,与攀岩者直面死亡以无限触摸生命,是一回事。

 

人生天地间,那不如也天真一点,像Alex一样高兴地微笑。

 

死亡是最低的,也是唯一的底线。

生命是唯一的,也是最高的奖赏。

 

首发于个人公众号 /  长夜书坊

评论